关于百旺收酒的故事
编辑: - 浏览次数:
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”,谈到“酒”,总能感到几分文人骚客骨子里的潇洒。其实,有些人的人生可以很潇洒,而有的人,能把与酒相伴的生活过得很精致。正如他,一个潇洒而执着的“百旺收酒人”。
白酒作为一种带有深厚文化底蕴,且寄托着人际交流情感的饮品,不仅深植于中国民间,更是一个支柱产业。
“按照工艺来说,白酒分三种。其一,液态法白酒,即以酒精为基础勾兑的白酒;其二,固液结合法白酒,即勾兑中酒精不超过40%,粮食酒比率大于60%;其三,纯酿固态法白酒,即不添加任何香精、香料、酒精,真正的纯粮食酿造白酒。
品鉴一款老酒,需要从色、香、味三个方面入手,缺一不可。首先观色,老酒颜色呈微黄、透明状态,有点像旧报纸的颜色,不能有异色,不能有人为做出的不自然的黄色。

其次闻香,纯粮食酿造的老酒,有一种原料香,俗称粮香。从陈味和窖味上区别老酒的年份。陈味分为老陈、醇陈和粮陈,老陈是单纯由时间沉淀所带来的陈香;醇陈是乙醇通过长时间的摆放,产生芳香的物质所散发出的香味;粮陈为粮食随着时间推移,产生的一种独特的香味。窖味是储存老酒的酒窖品质所决定的,好的老酒也离不开好的酒窖。比如,一款浓香型白酒,需要经过20年以上才会产生一种淡淡的,酱酒的香气。
最后是品味,口感上,“酒体绵柔,丰满就是好酒。”老酒在储存过程中,通过氧化还原反应,通过脂化,氢键缔合,老酒低沸点物质不停地释放,从而产生绵柔的状态。
当一款高品质老酒入口,舌感有酒香的强烈,而无辣舌不快感,香气在嘴巴里绽开,沁润感特别强,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,散开后,味呈收缩状,一直往下缩,缩得越紧越好。”张晶晶说。在鉴别过程中,需要鉴别是否有杂味,尤其要注意水解,跑气,酒体偏格的情况。

其实,在北京一直有多个老酒圈子,他们中的不少人常年也外出寻酒。周围有很多收藏老酒的朋友,为了收到一瓶好酒,甚至经常坐火车或飞机到广州、广西、新疆,兰州、东北甚至是日本、马来西亚等地。而在朋友圈中,经常交流好酒已成常态,一些朋友收藏的好酒,一瓶拍出几十万元的高价也很常见。
我一个朋友他在2009年收藏了一箱12瓶咖啡色的黑酱茅台,为1985年出产的,当初从别人手上收购过来时,每瓶一万元,在去年拍卖会上,这样一瓶茅台拍出了15万元的高价。此外,2010年左右,一位朋友曾飞至湖北,从当地一位退休老人手上购得7瓶1966年7月1日和7月9日产的茅台白酒,当时以每瓶价格1.3万元入手,如今已有人出价每瓶20万元。“也是通过以前的工作关系得知这一消息的,这位老人原先是当地一家腊肠厂的负责人,茅台酒是作为一种调味原料,企业进了一批茅台酒,但后来企业破产后资产进行了清理,这位负责人分得了一箱茅台。”张先生告诉紫牛新闻记者,本来一箱是20瓶,后来他家里人喝了一些,因喝不惯,最终剩下10瓶,品相也不错,但对方只愿意出售7瓶。

在老酒圈中,有不少这样的收酒人,也不断地造就富裕的神话。一些人甚至专门准备好出国护照,一有消息就立即飞赴国外。比如,上个世纪60年代茅台酒厂曾出口了一批白酒到日本,飞天的商标换成了葵花商标,再后来又换回飞天商标。因为这个商标熟悉的人不多,至今在日本还有留存,因此成了国内收酒人追逐的目标,最高的价格也卖到几十万元一瓶。